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新课程的理念如何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没有学生的真正发展,语文课程改革就是无效的改革。其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都在不断实践与探究,在提高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到位,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作粗浅的论述,诚与各位方家商榷。
一、 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尚存不少误区:①认为提问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一堂课问题多多,让学生应接不暇;②觉得指导学习浪费时间,不能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教师传授较多;③表达设计与课堂效率没有必然联系;④朗读背诵与思考理解脱节,为体现朗读感悟,大半的时间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⑤认为传统语文教学效率低,见效慢,全盘否定,甚至“外国月亮圆”,全盘西化;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深耕密植”,⑦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纯艺术问题,教学形式过于烦琐花哨,课堂就像戏台,教学就如演戏,气氛热烈,但教学效果欠佳。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
我认为,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个方面关照:①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关注全面发展的教学;②有效的语文教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③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第二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独有价值,第三点体现了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思想。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1.5.3”策略
一、突出一个结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
二、 运用五个优化,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1.优化教学目标
无数实例证明,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以往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普遍存在随意性、模糊性和单一性三个弊端。随意性表现在制定目标时凭主观意向,不考虑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模糊性表现在制定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大而化之;单一性表现在教学目标单一,只制定教学目标,没有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就十分注重目标的科学、明确和完整。
2.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进程的外在体现。从课堂教学的进程来说,语文课的教学结构最好是疏密相间的波浪式结构。密的地方容量大,速度快,要求学生集中注意,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坡度缓,进展慢,让学生心驰神往,静观默想,思索回味。这种波浪式结构,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符合课文内容有详有略的特点。在此理论指导下,我们改变了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形成了一些“变式”。这种变式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中心开花。有的课文有所谓的"文眼"。文眼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运用"中心开花"的方法教学使中心集中,重点突出,具有纲举目张的效果。跳跃讲读。一些较长的二、三类课文,可以抓住几个关键处,采用"跳跃式"结构进行教学。直入重点。有些课文不一定按着次序一段一段地讲,可直接讲读重点段。至于非重点部分,可让学生略读一下,看看有什么疑问就可以了。这样直入重点而不平均使用力量,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抓住主线。有些课文事件发展变化有线索可寻,如果抓住了这些线索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课文既有主线又有副线,遇到这类课文就要分析什么是主线,什么是副线,然后强化主线,带动副线。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
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重要的问题还是应该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着手。因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形式。
1、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实际,弄清他们的具体情况,包括基础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心理状况等。然后才能确定该怎么教以及教什么。教师的教法,必须依存于学生的学法,也就是说,学法决定了教学方法。教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对教师所输出的信息才能充分接受;反之,则会造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把学法研究和教法研究放到重要位置上来。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或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都要先看看它是否符合自己的学生的学习实际。
2、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受益面。教师讲授的内容,要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你讲的虽然很好,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大多数人却不知所云,像在听天书,这样的效率怎么能算高?你讲的太浅显,没有一定的深度,只顾及了个别差生,大部分人不感兴趣,像在听一首单调的催眠曲,同样效率不高。应该着眼大多数,兼顾两头,让差生跳起来也能尝尝果子的味道,让优等生也不至于感到淡而无味。这样,我们在课堂上输出的信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才是有效信息,受益面就扩大了,效率当然也就高了。面向大多数,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从理论上讲容易,实际做起来就困难了。除了对学生了解程度的制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干扰。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为了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甚至掩饰了他们的闪光点,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心理上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做,才能有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总任务。我们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低下。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我们只重读、写而轻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直到目前为止,听说能力的培养还远未做到与读写并重,缺少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落到实处。
4.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够单调了,如果每节课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面对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这势必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遏制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要善于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录音以及多媒体,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加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可感性;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知识点的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充分发挥课文的感染力。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
5.优化教师的个人素养。
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1、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重视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3、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4、语文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写好文章,这也是提高教学技艺的重要一环。写文章不是为自己增添一层油彩,而是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生活和人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不仅要写教学论文,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写一点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去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若不写作,不体会写作之甘苦,指导作文必然是空洞的说教。
三、实现三个回归,提升课堂有效教学
从大量成功的教学看,有效的语文教学都深层反映了“生本”理念,即学情清楚,目标明确,过程简约,方法适宜,因学而导。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不管模式怎样不同,都应当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