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狮小学教学结构改革工作总结
为了稳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工作,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大幅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市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构建“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一系列工作,现将2014年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模式的构建及完善
按照“实践、探索、完善”的工作思路,我校制定了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工作目标、流程及基本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不断修正和完善。
(一)问题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均为农村孩子,半数以上是留守儿童,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不良,家庭教育几乎缺失。同时,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新教师多。老教师趋于传统的教学,而新教师教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教师虽教法上有所突破,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快乐轻松,但多为蜻蜓点水,划水无痕,学生能力实未提高。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我们借鉴洋思中学教学经验,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提出“三环四学”教学模式,称“1354”教学模式。
(二)概念界定
“三环四学”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1、三环:三环是指一节课分为导入、四学、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2、四学:四学是指自学、合学、展学、练学,简称“自、合、展、练”四学。
3、“1354”,即“导入”环节时间1分钟,“四学”环节35分钟,总结环节4分钟。
(三)操作方法
1.导入(1分钟左右):一个辅助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等。
2、四学(35分钟左右)
(1)自学: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进行学习。
操作要领:
①.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后,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②.加强督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一是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但教师说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极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展学”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2)合学: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一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中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分工”,另一个是“同学”。“分工”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因为有分工,才需要合作;因为有分工,才需要每一个学生承担责任;因为有分工,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 “同学”是合作的目标,也是合作学习的任务。“同学”就是一起学习,“相观而善”,同学不是同班,而是需要一起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既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得,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要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体验过程,同时学会与人共处的品质与方法。
操作要领:
①. 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
合作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了合作学习的伙伴之后,就要进行角色分工。一般分为:组长——他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不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条件,他还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记录员——他承担写出本组成果或结论的任务,不是他自己的观点或报告,而是小组共同的结论和报告;发言人——向小组解释和呈现主要的结论,看看小组是否同意,并且为小组在全班面前的展现做准备;纪律员——监督小组内同学的活动,对不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进行提醒。
②.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的。教师建立并组织了合作学习,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无事可做了,而是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过程性指导,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帮助合作小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掌握学习动态,特别要对合作不协调的小组或合作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使每个小组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按时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组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安排或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时,才能较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时,不仅要正面传授合作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而且还要创造条件或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总结形成独特的和富有个性的技能。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三点:第一,合作学习讨论时教师要调动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监控小组讨论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第二,展示合作学习结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全体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有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个都不能少。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产生动力。第三,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竞争中,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分工的不同,合作的协调。在一段时间的小组竞争下,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非常默契,并逐渐形成各小组的特色。
(3)展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种成果的体验恰恰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展示可以为口头、书面、肢体表演、实物模型等,分为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
操作要领:
①. 教给展学方法。课堂展学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比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等。同理展示学习也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同样需要学习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展示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的。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在别的同学在展示时,自己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勇于挑错;其次,教会展示的方法,如声音要洪亮,形态要自然,表述要精要,别人展示过的不再重复展示等等。
②.教师进行点拨。点拨就是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和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点学生,使他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点拨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启发性,点拨要“点”在点子上,“拨”在关键处,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思维。虽是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二是及时性,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点在节骨眼上,拨在必要的时刻,即点在学生思维迷茫之时,才有助于学生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推动思维的延伸;三是适度性,点拨一定要适度,即点得恰当,拨得适度。点拨得过频、过长,易引起学生烦躁,有碍思维、限制思维。过短,过于隐晦,学生就不能心神领会,阻碍并不能排除,失去了点拨的本意;过明,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庖,侵占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练学:就是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学习。
操作要领:
教师在设置学生训练的内容时,应做到内容具有针对必性、量力性和典型性。一是针对性原则,即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先做题,其中必做题面向所有的学生,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二是量力性原则,即作业内容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度,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而且作业题的数量要适度,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为限。三是典型性原则,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特别强调,以上四学,并不是每堂课必须的四个环节,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组织,以下是四个最基本的模式。
①.
(适合学习内容较简单或学生自学能力强)
②
(适合学习内容较复杂或学生自学能力较弱)
③
(适合练习课)
④
(适合综合课)
一节课的四学阶段可以是四个基本模式之一,也可以是一个模式的反复或多个模式的组合。
3、总结(4分钟左右)
一节课开始的情境导入固然重要,但是一节高效的课不仅要有有趣是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正如一个成语所说的:“善始善终”!良好的课堂引导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作用,那么巧妙的课堂小结能达到 “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愉快的氛围中把一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四)实施范围
年级:全校1—6年级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二、工作进程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成效
为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我校于2月初成立了“青狮小学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领导小组,并分学科成立了语文、数学、品德、科学、英语五个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由学科组长担任,统筹规划、细致分工,具体负责我校构建“三环四学”课堂结构改革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科处主任兼任。
(二)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改革模式
3月初,制订了《青狮小学“三环四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施方案》,并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4月9日,召开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会,明确了此项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各阶段主要工作任务,并在认真分析校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构建“三环四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施目标及改革模式。
(三)加强学习理论,提高思想认识
4月中上旬,由各学科“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工作小组负责,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构建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通识培训,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的构建、流程等;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共同特点,并适时组织讨论,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形成共识;配发各学科新版《课程标准》,结合我校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认真剖析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目前,我校教师对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目的、意义及基本途径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
(四)借鉴成功经验,探索最佳途径
3月8日-9日,我校派出2名骨干教师到泸州外国语学校观摩“全国中小学课堂改革、学习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教学模式”;5月23日,6月16日,6月19日,分别派出4名教师参加泸州市组织的“群文阅读”项目工作会;9月19日,9月23日,分别派出2名学校中层干部到福集城西学校、福集镇小参加教学结构改革现场会;10月16日-17日,分管教学副校长到古蔺二小、复陶中学考察学习课堂改革;11月20日-21日,我校组织41名教师分两批次到泸州忠山小学观摩学习,走进“读练”课堂,为课改充电;12月6-7日,安排2名骨干教师到泸二外观摩课改。通过“走出去”考察、观摩、学习,教师们对“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班级管理、小组建设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五)注重实践研究,完善“三环四学”模式
第一步:研究实践,确定模式
全体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在学习、观摩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校情、班情、教情、学情的“三环四学”基本模式---渗透“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完善“三环四学”教学策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此为突破口,从2014年春期开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员教师上研究课。并以说课、评课为主要手段,查找问题,明确思路,提出整改意见。同时,根据我校“三环四学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对所有研究课分“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综合评价,“优良”“合格”等次者进入下一个实施阶段,“不合格”者经整改后重新上研究课。
第二步:探索深化,实践模式
11月底,组织赴外学习的教师上观摩研讨课,树立典型,推广成果,整体推进。
第三步:总结交流,完善模式
12月召开“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会,对这一年学校在改革实践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进行总结交流,从而修订完善“三环四学”教学模式。
(六)认真开展自查,总结改革成果
12月上旬,学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领导小组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了认真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管理日趋科学。“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制度进行了再次修订,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期培养计划、教学过程及效果评价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的态度,一是对原来的教学方法深信不疑,不相信新的教法能取得好的收效;二是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学校一方面实行了强力推进的政策,要求大家要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全员上研究课,查找问题,修正不足。另一方面学校大胆开辟“试验田”,让老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充当引路人、开路先锋,积极尝试、大胆试验,他们的做法让其他老师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效果,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3.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在现在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4.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5.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体现出勃勃生机。
6.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学生倾听、思考、表达、实践的能力不断提升,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构建“三环四学”课堂尚存在不必要的疑虑和畏缩情绪,存在观念滞后、思想传统、改革不力、行动迟缓等现象。
2.专业结构有待优化。
我校到目前为止,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纯专职的教师缺乏,影响了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整体推进。
3.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验中还存在着不少偏差。
“三环四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突出学习自主、突出小组合作、突出学生展示、突出教师点拨、突出当堂训练”,然而,据大家在实验总结中反馈的问题来看,我们现在一些课堂中貌似神离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如:座位变化,不仅不能为学生“自学”及“合作” 更好地服务,而且有时还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有的课堂中即使在推行课堂结构改革的做法,可是有时因为理念未更新、实质未吃透、流程不熟练、环节不完整等原因,再加上“新手上路”,难免会出现操作走样的现象,如:课堂组织较乱、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进度缓慢、课堂效果不佳等等。当然,客观地说,这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和学习品质等也密不可分!
4.要亟待更新和强化各学科集体备课的意识。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要出效益,应重在抓好教师的集体备课。这已是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普遍达成的共识。然而,我们在备课中不仅要关注到知识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学法的研究和设计、关注到新的教学结构的掌握与驾驭。尤其是平时的集体备课,其研讨的重心要下移到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小题目上,要深化集体备课的内涵,譬如:要在集中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应精心整合有关资料,认真针对学生实际,努力设计和编写相关导学案。与此同时,每位教师要对突出的教学问题应集体进行构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从而利用集体智慧,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学案。这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展示的内容等能落实到纸面之上,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监控等。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十分困难。
5.要大力落实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监督、激励等运行机制。
课改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不课改永远没有出路!这些道理无庸质疑!在课改的实验中,学校加强了课改的组织与领导,加强了督导检查的力度,但是,由于刚启动学校缺乏课改实施的奖惩措施,加之课改使教师工作负荷增大,致使不少推进工作缺乏了 “动力”,减慢了速度。不少老师建议学校建立课改激励机制、增强课改刺激性,使监督课改有抓手、教师课改有引力、推进课改有保障,努力做到奖优罚劣、奖勤惩懒,以更好鼓励大家勇于现身课改、主动思考课改,大力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工作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
下一步,我校将严格按照“三环四学”课堂结构改革方案,扎实
有效地组织好各项活动。
(一)稳步推进阶段(2015年3月—6月底)
1.阶段评价(3月份)
学校“‘三环四学’课堂结构改革”领导小组对每一位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的成效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评价成绩计入教师学期绩效考核。
2.深入研讨阶段(4月份)
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现场会、研讨会,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中的相关问题,尽快破疑解难,完善
我校“三环四学”教学模式。
3.全员达标阶段(5月份)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员教师推行上好常态课、打造精品课活动,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三环四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课堂教学新模式做到驾轻就熟。
4.成果展示阶段(6月份)
以校为单位分学科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检测和评比活动,举办限时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课例评析比赛、说课比赛和同课异构竞赛等活动。
(二)反思深化阶段(2015年7月-8月)
1.总结反思。邀请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专家予以指导,对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
(1)汇编《青狮小学“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集锦》,收集教改试验中的成功方案、经典课例、优秀论文等成果资料。
(2)召开“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活动成果展示会。
3.总结表彰。对我校“三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学科教研组和先进学科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实现“三环四学”课堂模式常态化,形成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长效机制。
青狮小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领导组
201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