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均为农村孩子,半数以上是留守儿童,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不良,家庭教育几乎缺失。同时,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新教师多。老教师趋于传统的教学,而新教师教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教师虽教法上有所突破,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快乐轻松,但多为蜻蜓点水,划水无痕,学生能力实未提高。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我们借鉴洋思中学教学经验,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制定了《青狮小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出“三环四学”教学模式,亦称“1354”教学模式。
二、概念界定
“三环四学”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1、三环:三环是指一节课分为导入、四学、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2、四学:四学是指自学、合学、展学、练学,简称“自、合、展、练”四学。
3、“1354”,即“导入”环节时间1分钟,“四学”环节35分钟,总结环节4分钟。
三、对教学模式的思考
1、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仔细思考这三种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自主”说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说的是学生学习的形式;“合作”说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三者之间并不相对独立,概念的外延成在着很大的重叠,自主应贯穿课堂始终,合作之中有探究,探究之中有合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经常犯迷糊,不知所从,因此我们提出“自学、合学、展学、练学”相对独立的四种学习方式。
2、对传统的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其糟粕,但不乏其精华,并不是一无是处,全盘否定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我们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比较,最后认为课堂教学最起码应有三个环节,即导入、四学、总结这三个环节。
3、对当前较流行的两种教学模式的思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第二步“后教”,第三步“当堂训练”,“三步”程序把教师和学生束缚得死死的,缺乏灵活性,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先学后教”。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根据总结出的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不难看出,按照此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有大量的信息储备,而我们的学生身处农村,半数以上为留守儿童,怎能保证有充分的预习和大量的信息储备。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三环四学”教学模式。“三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四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革新,它不是一种流程,而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方式。
四、一般操作方法
1.导入(1分钟左右):一个辅助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等。
2、四学(35分钟左右)
(1)自学: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进行学习。
操作要领:
①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后,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②加强督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一是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但教师说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极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展学”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2)合学: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一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中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分工”,另一个是“同学”。“分工”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因为有分工,才需要合作;因为有分工,才需要每一个学生承担责任;因为有分工,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 “同学”是合作的目标,也是合作学习的任务。“同学”就是一起学习,“相观而善”,同学不是同班,而是需要一起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既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得,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要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体验过程,同时学会与人共处的品质与方法。
操作要领:
①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
合作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了合作学习的伙伴之后,就要进行角色分工。一般分为:组长——他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不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条件,他还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记录员——他承担写出本组成果或结论的任务,不是他自己的观点或报告,而是小组共同的结论和报告;发言人——向小组解释和呈现主要的结论,看看小组是否同意,并且为小组在全班面前的展现做准备;纪律员——监督小组内同学的活动,对不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进行提醒。
②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的。教师建立并组织了合作学习,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无事可做了,而是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过程性指导,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帮助合作小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掌握学习动态,特别要对合作不协调的小组或合作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使每个小组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按时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组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安排或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时,才能较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时,不仅要正面传授合作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而且还要创造条件或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总结形成独特的和富有个性的技能。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三点:第一,合作学习讨论时教师要调动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监控小组讨论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第二,展示合作学习结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全体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有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个都不能少。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产生动力。第三,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竞争中,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分工的不同,合作的协调。在一段时间的小组竞争下,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非常默契,并逐渐形成各小组的特色。
(3)展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种成果的体验恰恰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展示可以为口头、书面、肢体表演、实物模型等,分为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
操作要领:
①教给展学方法。课堂展学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比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等。同理展示学习也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同样需要学习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展示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的。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在别的同学在展示时,自己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勇于挑错;其次,教会展示的方法,如声音要洪亮,形态要自然,表述要精要,别人展示过的不再重复展示等等。
②教师进行点拨。点拨就是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和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点学生,使他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点拨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启发性,点拨要“点”在点子上,“拨”在关键处,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思维。虽是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二是及时性,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点在节骨眼上,拨在必要的时刻,即点在学生思维迷茫之时,才有助于学生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推动思维的延伸;三是适度性,点拨一定要适度,即点得恰当,拨得适度。点拨得过频、过长,易引起学生烦躁,有碍思维、限制思维。过短,过于隐晦,学生就不能心神领会,阻碍并不能排除,失去了点拨的本意;过明,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庖,侵占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练学:就是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学习。
操作要领:
教师在设置学生训练的内容时,应做到内容具有针对必性、量力性和典型性。一是针对性原则,即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先做题,其中必做题面向所有的学生,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二是量力性原则,即作业内容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度,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而且作业题的数量要适度,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为限。三是典型性原则,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特别强调,以上四学,并不是每堂课必须的四个流程,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组织,以下是四个最基本的组合模式。
①自——展——练(适合学习内容较简单或学生自学能力强)
②合——展——练(适合学习内容较复杂或学生自学能力较弱)
③练——展——练(适合练习课)
④展——练 (适合综合课)
一节课的“四学”阶段可以是上述四个基本模式之一,也可以是一个模式的反复或多个模式的组合。
3、总结(4分钟左右)
一节课开始的情境导入固然重要,但是一节高效的课不仅要有有趣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正如一个成语所说的:“善始善终”!良好的课堂引导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作用,那么巧妙的课堂小结能达到 “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愉快的氛围中把一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